
高校游学

为了拓宽协会企业家们的知识视野,推动协会企业共同发展,东莞市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协会成功组织了一场富有启发性的校企产学研交流参访之旅,目的地为知名高等学府——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此次活动旨加深企业家们对工程建筑原理及土木工程理论的应用理解,亲身体验和感受最新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同时也能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学习行业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参与本次校企产学研交流参访之旅的有会长刘建伟,执行会长黄荏棠,轮值会长张耀勋,常务副会长兼商学院院长兼秘书长王旭华,常务副会长胡政斌、彭国灵、庄伟昌,副会长潘梅红、郭枢、杨天林、李水湘、颜全活、雷青、杨跃中、董小玲、黄传满,会长夫人余奕霖,协会党支部宣传干事曹秋梅,理事温文庆、邱洪辉,建商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毛芝帼,会员唐国庆、李娟、肖小玉、李宇、谭春凤、黄成忠、谭丁发、赵林峰、陈晓庆、陈阳玲,执行秘书长彭任慧,副秘书长石湘雅以及企业高管和新朋友40人。




活动于11月28日如期举行,协会组织成员在东莞建商产业园统一集合,大家乘坐大巴车前往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8日一早,协会在东莞建商产业园会所给大家准备了丰盛又温馨的早餐,大家纷纷表示对协会的用心感温暖。8: 00正大家依次坐上大巴车前往珠海,大巴车里欢声笑语,可以看出大家带着喜悦的心情,同时对本次游学充满了期待。
执行秘书长彭任慧在大巴车上主持了旅途交流座谈,旅途大巴车上,气氛非常温馨和热烈,大家分别做了自我介绍自己企业优势及需求。

途中,刘会长为本次高校游学活动致辞讲话,首先刘会长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与修行。他引用孔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鼓励大家对优秀的人持敬畏态度学习,善于发现并学习他人优点,同时也要及时发现自己优秀和独特的一面。刘会长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曾去了多个高端院校学习金融管理、工商管理、传统文化及日本企业家精神等经历。其中,他特别强调了阿米巴的理念,分为哲学与财务管理两个层面。企业管理哲学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财务管理则关注工作效益和盈利价值。通过学习与实践,刘会长重点强调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重要性,以寻求事物发展的本质。
海洋发现之旅

当日上午10点到达目的地,我会一行人受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天琴中心及激光测距台,进行一场海洋发现之旅,“千奇百怪”的海底生态系统给了大家无限的想象,在观摩海洋实验室里的科技海洋“珠海航海模拟器”观测台时,企业家们兴致更是浓厚,仿佛身临其境,纷纷被汹涌澎湃的海洋波流测距台惊艳到。





参观博物馆
随后参观了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物馆,各种矿石和玉石和水晶以及建设用的各类磁砖陈列,让企业家们感到熟悉又亲切,博物馆的新、奇、特的各种科研成果,让大家实地感受到学院独特魅力和工程技术的先进性,让企业家们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现代科研前沿技术叹为观止。








参观土木工程实验室

中午,一顿丰盛的校内午餐让参与者们感受到学院的贴心,大家在午休放松地交流。午后,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院长覃璇从外地赶回带领大家继续进行下午的行程。下午两点,覃院长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室,企业家们对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调研,面对熟悉的场景,大家对实验室专业设备和研究项目以及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土木工程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产学研座谈会


之后交流会继续进行,参观人员分成两组,一组以副会长杨天林、雷青和执行秘书长彭任慧等20位企业家在校内继续进行参观学习,在校内标致景点进行打卡。



另一组以会长刘建伟、轮值会长张耀勋为首的近20位建筑业企业家在会议室进行校企产学研交流座谈会,校方代表有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院长覃璇、倪鹏鹏教授、马会环教授、伍浩良副教授、孙伟副教授、赵辰洋副教授等几位教授参与了本次座谈会。

东莞市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协会会长刘建伟
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伊始,东莞市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协会会长刘建伟对协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他详细阐述了协会的宗旨、目标及其在建设工程信息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并向中山大学工程学院的教授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教授们能够莅临我会,为会员们带来精彩的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前沿技术课程。刘会长强调,希望通过与学术界的深入交流,能够提升协会的学术氛围,实现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

座谈会由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院长覃璇主持,覃院长代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对于建工协会会长刘建伟的邀请,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覃院长称,研究院已经与多家建筑业社会组织和国有及央企建筑公司建立了产学研示范基地,以及就业创业研究基地。覃院长表示,研究院非常愿意与业界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推动建筑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更好地结合,为工程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莞市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协会11.12月 轮值会长张耀勋

东莞市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
兼秘书长兼建商商学院院长王旭华
随后,建工协会几位常务领导分别就各自所在领域提出问题需求,问题涉及到了建筑领域的多个方面,从技术难题到行业发展趋势,每一项都体现了对专业知识的迫切需求。
中山大学土木学院的几位教授逐一回应这些需求,他们以专业的视角,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倪芃芃教授——主攻管道-土体相互作用分析、
沉管隧道技术创新与实践、山岭隧道安全
扩挖与增韧加固技术

马会环教授——主攻海洋土木工程、智慧建筑、
新型结构体系与节点研究

伍浩良副教授——主攻绿色韧性水泥基材料
ECC研发、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混凝土碳
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赵辰洋副教授: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
BIM、大数据机器学习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孙伟副教授——主攻计算岩土力学、地下结构
抗震、地下结构耐久性分析研究系统
随后,各位协会企业家们与高校教授们开始就产学研合作的可能性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们就如何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何更好地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刘建伟会长在访问中山大学后结束后总结中强调交流和学习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参加这次游学的企业家分享学习成果。他提出三点:第一、分享是学习最好的方式,能帮助自己整理思路,并与他人产生共鸣;第二、中山大学的年轻教授们不仅有高学历有学识,还有亲和力,对社会贡献巨大,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尊敬;第三,追求事业同时,要拓宽视野,扩广思想维度,不断地学习,将知识转化成智慧,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迎接未来的机遇。

中山大学土木学院特别介绍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于 2016 年底成立,定位于珠海校区办学, 2017 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2018 年开始招收水文与水资 源工程专业本科生,2019 年开始进行“土木类 ”的大类招生培养,2020 年整合原有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全校最早设置的学 科交叉本科专业之一,2021 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学院拥有包括院士、国家优青、海外优青等在内的专任教师近 80 人。学院依托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基于“政校企合作、多形式投入 ”共建模式,搭建了“跨行业协同、产科教融合 ”的土木工程学科群实践育人共享平台。学院成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各类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建成虚拟仿真与远程教学实验室,占地200 平米,投入超 300 万元,建立起涵盖多学科的土木工程行业虚拟仿真系统,对接平舆试验场大型足尺实验的虚拟仿真模型,开展远程教学。
天琴中心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成立于 2016 年 4 月 10 日,主要目标是实施推 进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天琴计划是罗俊院 士团队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酝酿准备于 20 世纪 90 年代,于 2014 年 3 月正式提出。天琴计划的基本方案是于 2035 年前后在约10 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构成一个边长约为 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建成一个在太空中进行引力波探测的空间引力波天文台。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的前身为地质学系地质矿物陈列室,1924年孙中山先生手创广东大学时,博物系标本馆随之并入地质学系地质矿物陈列馆。展馆由硅化木展示馆、特色石画展示馆、药用石材馆、硅化木开放式展厅、多彩矿晶展示馆、古生物化石展示馆、宝玉石展示馆、大化石展示馆厅、虚拟仿真实验室、地震实时速报展示馆、专题展示厅和标准教学展示馆等14个展区构成。地质矿物博物馆馆藏万余件精品,藏品涵盖矿物、岩石、珠宝、玉石、构造、矿产、动植物化石等,更有来自南极、甚至天外的珍贵标本。
滨海建筑群
珠海校区的滨海建筑群外观采用红墙、绿瓦、拱廊的设计, 典雅大气的同时亦呼应着广州校区南校 园的历史建筑风格;新的中轴线则延伸至海边的沙滩,随着新楼开放使用,珠海校区的师生饱览碧海蓝天与玉屑银末的海滨景致。
协会官网
www.dgjgxh.com
联系方式
执行秘书长:彭任慧 18676915028
副 秘 书 长:曹火平 15322819607
副 秘 书 长:石湘雅 18617259511
电话:0769-23067398
邮箱:info@jsgcxh.com
地址:东莞市东城莞樟路石井路段112号(东莞建商产业园)